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能力表(疾病控制)
编号 |
项目名称 |
依据的标准名称、代号(含年号) |
1 |
麻疹IgM抗体 |
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296—2008 |
2 |
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 |
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WS299—2008 |
3 |
HIV抗体 |
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—2008(附录A.1) |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《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》(2009年修订版)第二章 |
||
4 |
流行性乙型脑炎 IgM抗体 |
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WS214—2008(附录B.2) |
5 |
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、血清学分型 |
伤寒、副伤寒诊断标准WS280—2008(附录A) |
6 |
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、血清学分型 |
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WS287—2008(附录A.1) |
7 |
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、血清学分型 |
霍乱诊断标准WS289—2008(附录A.1) |
卫生部《霍乱防治手册》(第五版)第三章 |
||
8 |
登革热病毒核酸、NSI抗原、IgM抗体、IgG抗体 |
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—2008 |
9 |
禽流感、流感(甲型、乙型、季节性H1亚型和H3亚型、甲型H1N1型、H5亚型、H1N9型、H9型) |
流行性感冒标准WS285—2008、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WS284—2008 |
10 |
手足口病毒核酸(PE、EV7、CA16) |
2009年 《广东省手足病样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指引》 |
11 |
诺如病毒核酸、轮状病毒抗原 |
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271—2007 |
12 |
梅毒抗体 |
GB15974—1995 |
13 |
HCV抗体 |
WS213—2008 |
14 |
风疹IgM抗体、核酸 |
WS297—2008 |
15 |
甲肝IgM抗体 |
WS298—2008 |
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能力表(化妆品)
编号 |
项目名称 |
依据的标准名称、代号(含年号) |
1 |
砷 |
卫生部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 2007年版 卫生化学检验方法(三) |
2 |
铅 |
卫生部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 2007年版 卫生化学检验方法(四) |
3 |
甲醇 |
卫生部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 2007年版 卫生化学检验方法(五) |
4 |
菌落总数 |
卫生部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2007年版第四部分(二) |
5 |
粪大肠菌群 |
卫生部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2007年版第四部分(三) |
6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
卫生部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2007年版第四部分(五) |
7 |
铜绿假单胞菌 |
卫生部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2007年版第四部分(四) |
8 |
霉菌和酵母菌 |
卫生部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2007年版第四部分(六) |
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能力表(职业卫生)
编号 |
项目名称 |
依据的标准名称、代号(含年号) |
1 |
总粉尘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 总粉尘测定 GBZ/T 192.1-2007 |
2 |
温度 |
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/T 934-2008 |
3 |
气压 |
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/T 934-2008 |
4 |
湿度 |
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/T 934-2008 |
5 |
噪声 |
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/T 189.8-2007 |
6 |
铅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10-2004 |
7 |
镉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5-2004 |
8 |
锰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13-2004 |
9 |
三氧化铬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7-2004 |
10 |
铬酸盐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7-2004 |
11 |
重铬酸盐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7-2004 |
12 |
镍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镍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16-2004 |
13 |
硫酸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33-2004 |
14 |
三氧化硫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33-2004 |
15 |
氟化氢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36-2004(4) |
16 |
氨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氮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/T 160.29-2004(4) |
17 |
砷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31-2004(3) |
18 |
五氧化二磷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磷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/T 160.30-2004(6) |
19 |
氯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37-2004(3) |
20 |
氯化氢及盐酸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37-2004(4) |
21 |
二氧化硫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33-2004(3) |
22 |
游离二氧化硅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提要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GBZ/T 192.4-2007(3) |
23 |
三氯甲烷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/T 160.45-2007(3) |
24 |
四氯化碳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码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GBZ/T 160.45-2007(3) |
25 |
二氯乙烷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GBZ/T 160.45-2007(3) |
26 |
三氯乙烯 |
工作场所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46-2004(3) |
27 |
乙醚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肪族醚类化合物GBZ/T 160.52-2007(3) |
28 |
甲醛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肪族醛类化合物 GBZ/T 160.54-2007(6) |
29 |
丙烯腈 |
工作场所空气中腈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68-2007 |
30 |
环已酮 |
工作场所空气中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56-2004(3) |
31 |
苯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 GB/T 160.42-2007(3) |
32 |
甲苯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 GB/T 160.42-2007(3) |
33 |
二甲苯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 GB/T 160.42-2007(3) |
34 |
正己烷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GB/T 160.38-2007(6) |
35 |
丁酮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化合物 GB/T 160.55-2007(3) |
36 |
丙酮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化合物 GB/T 160.55-2007(3) |
37 |
乙酸甲酯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GB/T 160.63-2007(3) |
38 |
乙酸乙酯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GB/T 160.63-2007(3) |
39 |
乙酸丙酯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/T 160.63-2007(3) |
40 |
乙酸丁酯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/T 160.63-2007(3) |
41 |
乙酸戊酯 |
工作场所空气中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/T 160.63-2007(3) |
42 |
尿中氟 |
尿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WS/T 89-1996 |
43 |
尿中碘 |
尿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WS/T 107-2006 |
44 |
尿中铅 |
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WS/T 18-1996 |
45 |
尿中镉 |
尿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WS/T 32-1996 |
46 |
尿中砷 |
尿中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-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WS/T 28-1996 |
47 |
尿中汞 |
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(二) 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 WS/T 26-1996 |
48 |
血中铅 |
血中铅、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WS/T 174-1999 |
49 |
血中镉 |
血中铅、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WS/T 174-1999 |
50 |
血清中氟 |
血清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WS/T 212-2001 |
51 |
X射线 |
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 130-2013 |
52 |
X射线性能监测 |
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 130-2013 |
53 |
放射剂量 |
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 128-2002 |
54 |
γ射线 |
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Z 125-2009 |
55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氮氧化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/T 160.29-2004(3) |
56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溶剂汽油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化合物 GBZ/T 160.40-2004(4) |
57 |
工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碳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28-2004 |
58 |
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 |
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碳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28-2004 |
59 |
硫化氢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 GBZ/T 160.33-2004(7) |
60 |
甲醇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 GB/T 160.48-2007(4) |
61 |
工频电场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/T 189.3-2007(第三部分) |
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能力表(消杀产品)
编号 |
项目名称 |
依据的标准名称、代号(含年号) |
1 |
细菌菌落总数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 15979-2002(附录B) |
2 |
大肠菌群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 15979-2002(附录B) |
3 |
绿脓杆菌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 15979-2002(附录B) |
4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 15979-2002(附录B) |
5 |
溶血性链球菌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 15979-2002(附录B) |
6 |
真菌菌落总数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 15979-2002(附录B) |
7 |
生产环境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 15979-2002(附录E) |
8 |
工作台表面和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 15979-2002(附录E) |
9 |
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 |
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 310.3-2009 |
10 |
紫外线灯辐射强度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2.1.5 |
11 |
医疗环境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2) |
12 |
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3) |
13 |
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40) |
14 |
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5) |
15 |
医院污水中粪大肠菌群 |
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-2005(附录A) |
16 |
医院污水中沙门氏菌 |
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-2005(附录B) |
17 |
医院污水中志贺氏菌 |
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-2005(附录C) |
18 |
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6) |
19 |
无菌器械保存液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6) |
20 |
医疗用品无菌检查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3.17.5.2 |
21 |
托幼机构空气细菌总数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3.17.8.3 |
22 |
托幼机构物体表面细菌总数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3.17.7.7 |
23 |
托幼机构餐厨具细菌总数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3.17.10. |
24 |
托幼机构玩具细菌总数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3.17.7.7 |
25 |
托幼机构老师、幼儿手细菌总数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3.17.6.3 |
26 |
有效氯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理化检验技术规范2.2.1.2.1 |
27 |
有效碘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理化检验技术规范2.2.1.2.2 |
28 |
过氧乙酸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理化检验技术规范2.2.1.2.3 |
29 |
过氧化氢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年版 理化检验技术规范2.2.1.2.4 |
30 |
溶血性链球菌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-2012(附录A.14) |
31 |
沙门氏菌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13) |
32 |
铜绿假单胞菌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15) |
33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-2012(附录A.16) |
34 |
餐具消毒效果监测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2002版(3.9) |
35 |
灭菌后内镜菌落计数 |
卫生部《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》 2004年版(35) |
36 |
灭菌后内镜致病菌检测 |
卫生部《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》 2004年版(35) |
37 |
血液透析器与复用系统连接处用水内毒素检测 |
卫生部《血液透析器复用操用规范》 2010年版(5.1.2、5.1.3) |
38 |
反渗水输水管的末端细菌菌落总数 |
卫生部《血液净化标准操用规程》 2010年版(第二篇1.2、1.3) |
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能力表(公共场所)
编号 |
项目名称 |
依据的标准名称、代号(含年号) |
1 |
空气温度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 18204.1-2013(3) |
2 |
空气湿度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 18204.1-2013(4) |
3 |
风速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 18204.1-2013(5) |
4 |
照度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 18204.1-2013(8) |
5 |
噪声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 18204.1-2013(7) |
6 |
空气中一氧化碳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 GB/T 18204.2-2014(3) |
7 |
空气中二氧化碳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 GB/T 18204.2-2014(4) |
8 |
空气中的真菌总数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3部分:空气微生物 GB/T 18204.2-2013(4) |
9 |
游泳池水温度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 18204.1-2013(16) |
10 |
嗜肺军团菌 |
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-2012(附录B)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5部分: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GB/T 18204.5-2013 |
||
11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/T 18204.4-2013(5) |
12 |
霉菌和酵母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/T 18204.4-2013(6) |
13 |
溶血性链球菌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/T 18204.4-2013(7) |
14 |
大肠菌群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/T 18204.4-2013(4) |
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GB/T 18204.10-2000 |
||
15 |
细菌总数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3部分:空气微生物 GB/T 18204.3-2013(3)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4部分: 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/T 18204.4-2013(3) |
||
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GB/T 18204.9-2000 |
||
16 |
尿素 |
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 GB/T 18204.2-2014(13) |
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能力表(水)
编号 |
项目名称 |
依据的标准名称、代号(含年号) |
1 |
色度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/T 5750.4-2006(1) |
2 |
臭和味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/T 5750.4-2006(3) |
3 |
肉眼可见物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/T 5750.4-2006(4) |
4 |
浑浊度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/T 5750.4-2006(2) |
5 |
pH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/T 5750.4-2006(5) |
6 |
总硬度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/T 5750.4-2006(7) |
7 |
铁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2) |
8 |
锰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3) |
9 |
铜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4) |
10 |
锌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5) |
11 |
挥发性酚类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/T 5750.4-2006(9) |
12 |
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/T 5750.4-2006(10) |
13 |
硫酸盐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1) |
14 |
氯化物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2) |
15 |
硫化物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6) |
16 |
溶解性总固体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/T 5750.4-2006(8) |
17 |
氟化物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3) |
18 |
氰化物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4) |
19 |
砷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6) |
20 |
四氯化碳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/T 5750.8-2006(1) |
21 |
三氯甲烷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/T 5750.8-2006(2) |
22 |
苯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/T 5750.8-2006(18) |
23 |
甲苯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/T 5750.8-2006(19) |
24 |
乙苯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/T 5750.8-2006(21) |
25 |
二甲苯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/T 5750.8-2006(20) |
26 |
苯乙烯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/T 5750.8-2006(35) |
27 |
汞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8) |
28 |
镉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9) |
29 |
铬(六价)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10) |
30 |
铅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11) |
31 |
硝酸盐氮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5) |
32 |
氨氮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9) |
33 |
亚硝酸盐氮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10) |
34 |
耗氧量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 GB/T 5750.7-2006(1) |
35 |
余氯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 GB/T 5750.11-2006(1) |
36 |
二氧化氯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 GB/T 5750.11-2006(4) |
37 |
电导率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/T 5750.4-2006(6) |
38 |
细菌总数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GB/T 5750.12-2006(1) |
39 |
总大肠菌群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GB/T 5750.12-2006(2) |
40 |
耐热大肠菌群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GB/T 5750.12-2006(3) |
41 |
铝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1) |
42 |
大肠埃希氏菌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GB/T 5750.12-2006(12) |
43 |
硒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/T 5750.6-2006(7) |
44 |
磷酸盐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7) |
45 |
氯酸盐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 GB/T 5750.11-2006(6) |
46 |
亚氯酸盐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 GB/T 5750.10-2006(13) |
47 |
溴酸盐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 GB/T 5750.10-2006(14) |
48 |
碘化物 |
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GB/T 5750.5-2006(11) |
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能力表(食品)
编号 |
项目名称 |
依据的标准名称、代号(含年号) |
1 |
水分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.3-2010 |
2 |
灰分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.4-2010 |
3 |
总砷 |
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11-2003 |
4 |
铅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.12-2010 |
5 |
总汞 |
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17-2003 |
6 |
相对密度(比重) |
食品的比重测定方法 GB/T 5009.2-20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 GB5413.33-2010 |
7 |
蛋白质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/T 5009.5-2010 |
8 |
脂肪 |
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6-20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 GB5413.3-2010 |
9 |
还原糖、乳糖 |
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7-20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、蔗糖的测定 GB5413.5-2010 |
10 |
蔗糖 |
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8-20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、蔗糖的测定 GB5413.5-2010 |
11 |
铜 |
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13-2003 |
12 |
锌 |
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14-2003 |
13 |
镉 |
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15-2014 |
14 |
锡 |
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16-2014 |
15 |
铝 |
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182-2003 |
16 |
氟 |
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18-2003 |
17 |
六六六 |
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/T 5009.19-2008 |
18 |
滴滴涕 |
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/T 5009.19-2008 |
19 |
敌敌畏 |
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20-2003 |
20 |
久效磷 |
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20-2003 |
21 |
甲拌磷 |
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20-2003 |
22 |
甲基对硫磷 |
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20-2003 |
23 |
乐果 |
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20-2003 |
24 |
对硫磷 |
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20-2003 |
25 |
甲胺磷 |
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103-2003 |
26 |
乙酰甲胺磷 |
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103-2003 |
27 |
氧化乐果 |
糙米中5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/T 5009.207-2008 |
28 |
黄曲霉毒素B1 |
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22-2003 |
29 |
糖精钠 |
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28-2003 |
30 |
山梨酸 |
食品中山梨酸、苯甲酸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29-2003 |
31 |
苯甲酸 |
食品中山梨酸、苯甲酸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29-2003 |
32 |
亚硝酸盐 |
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3-2010 |
33 |
硝酸盐 |
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3-2010 |
34 |
亚硫酸盐 |
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4-2003 |
35 |
柠檬黄 |
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5-2003 |
36 |
苋菜红 |
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5-2003 |
37 |
胭脂红 |
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5-2003 |
38 |
亮蓝 |
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5-2003 |
39 |
赤藓红 |
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5-2003 |
40 |
日落黄 |
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GB/T 5009.35-2003 |
41 |
磷化物 |
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6-2003 |
42 |
氰化物 |
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6-2003 |
43 |
酸价 |
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7-2003 |
44 |
过氧化值 |
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7-2003 |
45 |
矿物油 |
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7-2003 |
46 |
氨基酸态氮 |
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9-2003 |
47 |
食盐 |
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9-2003 |
48 |
总酸 |
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9-2003 |
49 |
铵盐(半微量定氮法) |
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39-2003 |
50 |
游离矿酸 |
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1-2003 |
51 |
水不溶物 |
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2-2003 |
52 |
硫酸盐 |
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2-2003 |
53 |
镁 |
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2-2003 |
54 |
钡 |
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2-2003 |
55 |
碘 |
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GB/T 13025.7-2012 |
56 |
谷氨酸钠 |
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3-2003 |
57 |
挥发性盐基氮 |
肉和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4-2003 |
58 |
酸度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 GB 5413.34-2010 |
59 |
乙醇浓度 |
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8-2003 |
60 |
甲醇和高级醇类 |
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8-2003 |
61 |
杂醇油 |
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8-2003 |
62 |
锰 |
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8-2003 |
63 |
甲醛 |
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49-2008 |
64 |
三聚氰胺 |
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 液相色谱法GB/T 22400-2008 |
65 |
菌落总数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/T 4789.2-2010 |
66 |
大肠菌群计数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/T 4789.3-2010 |
67 |
沙门氏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/T 4789.4-2010 |
68 |
志贺氏菌 |
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/T 4789.5-2012 |
69 |
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|
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GB/T 4789.6-2003 |
70 |
副溶血性弧菌 |
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/T 4789.7-2013 |
71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/T4789.10-2010 |
72 |
溶血性链球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/T 4789.11-2014 |
73 |
蜡样芽胞杆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GB/T4789.14-2014 |
74 |
霉菌和酵母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/T4789.15-2010 |
75 |
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GB/T 4789.30-2010 |
76 |
乳酸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GB/T 4789.35-2010 |
77 |
大肠埃希氏菌O157:H7/NM |
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O157:H7/NM检验 GB/T 4789.36-2008 |
78 |
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|
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GB/T 5009.97-2003 |
79 |
食品中乙酰磺胺酸钾 |
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 GB/T 5009.140-2003 |
80 |
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 |
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 GB/T5009.192-2003 |
81 |
食品中阿斯巴甜 |
食品中阿斯巴甜的测定 GB/T 22254-2008 |
82 |
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|
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 GB/T 5009.31-2003 |
83 |
食(饮)具大肠菌群 |
食(饮)具消毒卫生标准 GB14934-1994 |
84 |
高锰酸钾消耗量 |
食品包装用聚乙烯、聚苯乙烯、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/T 5009.60-2003 |
85 |
蒸发残渣 |
食品包装用聚乙烯、聚苯乙烯、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/T 5009.60-2003 |
86 |
重金属 |
食品包装用聚乙烯、聚苯乙烯、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/T 5009.60-2003 |
87 |
脱色试验 |
食品包装用聚乙烯、聚苯乙烯、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/T 5009.60-2003 |
88 |
铬 |
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81-2003 |
89 |
镍 |
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81-2003 |
90 |
铅 |
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81-2003 |
91 |
镉 |
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81-2003 |
92 |
砷 |
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/T 5009.81-2003 |
93 |
色度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94 |
臭和味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95 |
肉眼可见物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96 |
浑浊度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97 |
pH值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98 |
溶解性总固体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99 |
总硬度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0 |
碱度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1 |
酸度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2 |
铁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3 |
锰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4 |
铜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5 |
锌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6 |
总铬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7 |
铅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8 |
镉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09 |
汞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0 |
镍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1 |
砷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2 |
铝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3 |
偏硅酸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4 |
氟化物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5 |
氯化物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6 |
硝酸盐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7 |
亚硝酸盐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8 |
硫酸盐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19 |
耗氧量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20 |
氰化物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21 |
挥发性酚类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22 |
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23 |
细菌总数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24 |
大肠菌群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
125 |
铜绿假单包菌 |
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/T 8538-2008 |